ISSN 2096-2533


CN 42-1881/F


审稿中心

在线办公

  • 最新动态

“第四届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7-09-19作者:浏览次数:164



2017917日第五届北京洪堡论坛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论坛暨第四届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对外经贸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全国统一碳市场与全球气候治理。会议由湖北经济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附属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环境经济研究》编辑部、《新加坡经济评论》编辑部共同协办,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承办。有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明斯特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福州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媒体共12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教授、国际低碳研究所副所长王波主持开幕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忠秀,湖北经济学院副校长、教授陈向军,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薛进军分别致辞。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向军、潘家华、薛进军、何建坤、赵忠秀、张有生、齐绍洲

会议期间,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报告(2017)》。该报告对各试点碳市场启动以来历年碳配额的成交量、成交额、成交价格、履约情况进行了梳理;从试点碳市场的覆盖范围、配额总量的确定、配额结构、配额分配方式以及配额确定方法等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各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能源消耗特征、碳排放特征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金砖国家碳排放重点行业的碳减排潜力、碳成本和贸易密集度情况,演示了主体责任的确定;在考虑行业减排潜力、减排成本、市场竞争力和历史排放量的基础上,测算了湖北省行业的控排系数,作为行业配额调整应用的案例;基于公平、效率和历史原则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区域碳排放配额的分配问题;最后总结了欧盟碳市场配额分配的经验和各阶段应对碳泄漏问题的政策及变化,并根据中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的进展,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会议播放了《环境经济研究》(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齐绍洲 主编,孙永平 常务副主编)发行一周年回顾宣传片;编委会顾问、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与会,在发言中回顾并展望了该期刊的发展;期刊见面会环节,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联合主编王玉涛、Applied Energy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特约主编薛进军、Journal of Economic Structures 副主编藤川清史进行交流。

主题演讲环节由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环境经济研究》主编、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主持。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首先作主题演讲,他强调我国发展碳交易市场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低碳转型和能源体系革命的重要制度建设,但未来经济发展和碳排放都有较大不确定性,需要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及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的设计,以保障碳市场健康发展和碳价的稳定,这可以从政府、企业、公众、市场、国际碳市场等方面进行考虑。紧接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的主题演讲,他回答了低碳增长点的关键在于能效还是能替的问题,总结出碳交易的实际市场指向是能效技术、零碳能源、负碳技术,碳交易平台的生命力需要转向“非碳”等宝贵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绿色低碳是中国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的一大取向。他指出我国能源转型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三线、五化、七大工程”,也就是牢牢树立资源消耗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三线”思维,践行绿色化、低(无)碳化、循环化、系统高效化和智能融合化方针,强化“节能控需”工程、绿色生产工程、清洁转化工程、天然气规模提升工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工程、终端电力替代工程、智慧能源体系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范英教授在《交易费用、市场力与碳市场有效性》的报告中,高度概括道评价碳市场有效性的四大指标有成本有效性、环境效应、成本分摊公平性和可行性。最后,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能源和资源经济学专业主任、德国能源专家委员会主任Andreas Loeschel教授详细介绍了欧盟碳市场的发展阶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思路。

下午四个分组论坛主题分别为“全国统一碳市场”“气候治理和低碳转型”“环境治理与碳排放”“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组讨论集中在建设全国碳市场的几大重要问题上,包括覆盖范围和行业选择、配额分配方式、核查制度设计、国家自主贡献下减排机制设计等。第二组讨论聚焦在低碳转型的方式上,各报告分别从碳密集产业、可再生能源、风电CDM、碳效率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三单元的分组讨论重点关注环境治理与碳排放,就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体系,工业集聚、技术创新和碳生产率,行业环境规制变化与总生产率增长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四组针对工业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电力体制改革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主持人、点评人报告人、与会者四方各抒己见,迸发出交流的火花。会议组织方为了方便各位学者投稿,指导学者们写作论文的技巧,精心安排了期刊见面会,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